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在广州高新区开幕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科技企业如何走技术产业化发展之路?国家高新区如何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主论坛活动在广州高新区拉开帷幕。近百位院士专家学者围绕“双循环格局下的高科技产业化之路”年度主题,聚焦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和产业生态化,就当前制约高科技产业化深入推进的政策环境、技术路线、社会资本、产业集群、商业模式等热点问题进行高端对话和观念碰撞。

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上发布了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0)

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等众多院士专家出席会议。

据悉,在11月7日至10日为期4天的高峰会议上,高端论坛、主题对话、成果发布、项目推介、平行论坛、综合展览等系列活动将搭建“论坛+发布+对话+展览+对接”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世界湾区科技达沃斯论坛”。

院士大咖带来前沿之声

人类能够拥有不竭的能源吗?如何拥抱第二次绿色革命?精准医疗怎样开启生命健康新纪元?在11月8日上午的主论坛上,徐冠华院士作题为《人类21世纪备忘录》的主旨报告,从宏观视野阐述人类21实际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回顾历史,在人类总结出一系列影响人类进程的因素中,至少有三个因素是历史扇面中的恒定的不动点:能源、食物和健康。”徐冠华院士表示,能源是发展的动力,食物是生命的根本,健康是人类延续的保障,这些因素成为影响人类能否继续发展五万年最为关键的因素。

面向21世纪,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人类实现无限能源的关键一步。维护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就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向科技要粮。而随着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交叉和融合,人类将进入精准医疗时代。

会上,邬贺铨院士、刘忠范院士、陈鲸院士分别作《信息技术新时代与产业发展新机遇》《石墨烯,路在何方?》《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题报告。

邬贺铨院士表示,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宽带化需求将持续发展,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场。他认为,高科技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将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比如5G产业,主要面对的是工业应用,目前我国5G基站建设等硬件的建设速度很快,但在具体的工业终端的应用上有待加强,需要让懂得5G技术的人和懂得工业的人更紧密结合。这也是本届高科技产业化高峰论坛的意义之一。

“中国现在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石墨烯基础研究和产业大军,但同时国内石墨烯产业也存在隐患。”刘忠范院士指出,目前国内石墨烯产业缺少原创性的突破和“卡脖子”型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在石墨烯材料研发方面,需要发扬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在基础研究方面,应加强针对性;在规模化制备方面,需要融合工程思维和产业思维,通过“研发代工”等新思路新机制实现科学家和工程师协同作战,最终实现石墨烯材料的杀手锏级应用。

陈鲸院士表示,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防护与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空间信息安全的实质是制信息权,制空间信息优势已成为未来战场上重要的“制高点”,应加强空间频谱资源管理和信息装备的系统防护措施,以确保空间的信息安全。

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发布

当天上午,由广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0)”在高峰会议主论坛上首次发布。

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上发布了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020)

该指数的编制,是广州高新区第一时间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指数紧紧围绕该意见指明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包括“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活力”“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合作力度”“高质量发展环境”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通过提取广州高新区2016年到2019年的发展数据,以2016年为基期,对广州高新区2016-2019年的指数进行测算,客观全面的体现广州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成效。

指数显示,广州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指数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17年达到104.65,2018年达到107.00,2019年指数达到110.94。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活力、产业转型升级等三个分指数增长幅度明显,开放创新力度和高质量发展环境两个分指数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充分表明广州高新区正在加速向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企业发展软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今年1-9月,广州高新区将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的核心任务,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万户,同比增长38.67%,其中企业4.48万户,同比增长54.74%。

广州高新区综合实力近三年跃升至全国第7名,科技创新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1名,科学城“双创”示范基地连续2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区内生物岛实验室在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中发挥领头羊作用,纳米国家科学中心、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打响“黄埔实验室”品牌。上市高企41家,瞪羚企业连续5年位列全国高新区前四名。达安基因、万孚生物等企业新冠诊断试剂盒产量持续增长;金域医学、达安临检等4家机构获批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检测量占全省七成以上。

活动现场,会议特别邀请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权威解读《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广州高新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精准指导。据介绍,2019年数据显示,169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达8000多亿元,再生产总额比例达到6.8%,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近400件。

年度高科技产业化推荐项目揭晓

主论坛活动还公布了大会品牌项目“2020年度高科技产业化推荐项目”评审结果。

据介绍,本届大会征集到的30多个科技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经专家评审,根据“科技含量”和“产业化前景”两个主要指标,共遴选出“2020年度高科技产业化推荐项目”五项,分别是:基于龙伯透镜的相控阵卫星通讯终端设备项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项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层管理检测系统项目、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的高效激光清洗技术应用与产业化项目、AI+3D多维数字化自动建模技术的应用与实践项目。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圆桌对话会也在当天下午举办。商业航天、新材料、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电子信息安全、高端装备制造等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就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难题与破解、家族传承与职业经理人等热点话题进行经验交流和思维碰撞。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现场进行招商政策推介。

此外,高峰会议还将同步举办八场平行分论坛,涵盖人工智能、5G时代智能制造、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新能源产业化技术、产业园科技金融融合服务、航天育种、信创产业技术、商业航天等领域。

其中,AI+教育全球高峰论坛将探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和未来、人才现状和需求、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普惠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前景等热点话题;5G时代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应用论坛将围绕5G技术标准与产业进展及应用展望、5G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智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等相关议题进行演讲并发布《2020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在广州高新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项目“中国软件CBD”举办的信创产业技术论坛将就信创产业发展的现状、生态与机遇,以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发展为核心,聚智共策信创产业发展新路径。